近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里7个智能垃圾分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校园走红。“黑科技”垃圾分类站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师生围观,许多人一起研究里面到底藏了哪些科技元素,大家都说没想到现在垃圾分类也可以如此“酷炫”。
“你看,我们在手机端就能查看平台数据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各垃圾分类站投放口的投递次数、重量、站内出桶数等实时数据。投放站里‘其他垃圾’投放口还配有AI智能寻桶功能,它会自动感知垃圾桶的满桶情况,自动选择将垃圾投放到还没有满的垃圾桶里,提高了垃圾投放站的承载量。每个桶还安装有满桶报警功能,当站内垃圾桶快满时,保洁人员会收到满桶报警短信提示,他们根据提示过来拉走满的垃圾桶,换上空桶就可以。很方便母婴保洁,减轻了保洁员的工作强度和时间爱体育。”学校后勤基建处副处长许小青向记者展示实践站的数字管理平台。
她介绍,以前学校虽然也经常开展垃圾分类宣教,但是校内师生众多,尤其是宿舍区近万名学生每日产生大量垃圾。因此,哪怕只是小部分人垃圾分类时乱扔、错仍,依然会给原本人手紧张的后勤部门带来很大压力,非常需要智能化的监管设备。而且以往传统的垃圾桶还存在暴露污染、不够整洁美观等缺点。自学校智能垃圾分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运营以来,校内垃圾分类的错误率明显下降,师生们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校园环境的质量。
正准备扔垃圾的水利学院李煜妍同学十分赞赏实践站的启用。“以前垃圾桶边上老是有一股味道,现在都没有了。”李煜妍说,虽然是新设备,但是实践站有电子屏、广播和视频等指导,“看几眼就会了,还有不会的时候可以问志愿者同学。”她表示,现在自己和身边同学扔垃圾时都会认真、自觉分类,已经成了良好习惯。
采访当天,实践站值守的志愿者、机电学院数控专业的蔡彬渝同学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并展示了实践站的技术力量。
“你看,当人走近时,红外感应可以自动打开相应桶的门。” 蔡彬渝同学说实践站的技术应用对他自己学习本专业的数控技术十分有用。因此,当看到实践站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时,他觉得既能学习本专业知识,又能向大家宣传垃圾分类等知识,非常有意义,马上就报名了。
该校机电学院院长金永琪介绍,该智能垃圾分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由学校与设备生产企业浙江金实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实践站依托“低碳校园”数字管理平台,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垃圾分类数据的精准采集和智能化管理。站内自动采集垃圾称重、可回收物资源化管理、其他垃圾自动换桶、满桶报警、分类行为监管等数据上传云平台。
“我们学校的数控技术专业是优势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 SGAVE )合作项目。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建设新型的校内实训方式,推动‘双元制’人才培养的创新。”金永琪说。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与实践站设备生产企业浙江金实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浙江省文明校园,垃圾分类工作一直是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文明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习惯?如何把垃圾分类融入到“三全育人”的过程?这一直是学校思考的难题。
经过调研,最终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式,将数字技术与垃圾分类相结合,建设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勇表示,下一步学校还将和合作企业共建产业学院,重点研发AI人工智能集成系统,添加“AI行为抓拍监控”功能等,将企业的产业优势与学校的专业优势充分融合,真正做到产业的难题由校企研发人员共同攻克。学生在这个产业学院,不仅可以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利于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该实践站将实现实时抓拍违规投放行为,数据实时上传监管后台,进一步有效培养师生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优化“低碳校园”数字管理平台。
未来,该实践站将充分发挥技术育人、实践育人的协同作用,将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等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使其成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全国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场所。